探秘柳州白蓮洞博物館新館!億萬年前的滄桑,在這里與今天對視
9月29日,對柳州文化界而言,是個極其重要的日子,經過數年的奮斗,令人矚目的白蓮洞古人類遺址博物館終于揭開了神秘的面紗,露出了真容。新的博物館長什么樣子? 和過去有何不同呢?本報記者今天就先替大家去探秘了。
如今的白蓮洞博物館,和過去相比,那可真是“鳥槍換炮”,完全認不出舊時模樣。原先破舊的鐵門早已不見,寬闊的汽車道直接從主干道開進博物館停車場。正面,就是新建的綜合陳列樓建筑,一池碧水,倒影著一棟青灰色的多面異形體大樓。如果是在高空,可以看到這個樓的總體形狀像一艘方尾大船,也像一個箭頭,頭部呈三角形,背靠青山,周圍樹木叢生,芳草萋萋。走近觀瞧,整個展館建筑有四層高,總建筑面積9323平方米,為廣西第一例清水砼場館。清水砼是什么?說白了就是素顏的混凝土,沒有任何涂裝,也不貼磁磚、貼石材等材料,只有一層防水保護膜,不明覺厲吧?
展廳分為兩層,展覽面積近4000平方米,展出文物精品2000件。記者留意到,和目前柳州其他的博物館相比,這個展館內部的公共空間要大的多,開間很高,設有多處樓梯步道,電梯除了直梯,也有商場那種扶梯,可直達二樓參觀。頂部和側面都有通透的玻璃,采光充足。
一層為《地球往事——生物演化陳列》展覽。進入展廳,大屏幕播放的生命起源宣傳片,便開始娓娓講述一萬年前的地球故事,沿著墻上恐龍化石浮雕,步隨景移,巨幅的海洋生物海百合化石,配合中間的鐘乳石珊瑚叢、貝類化石,不知不覺就進入了久遠的時空當中。
展廳布局大氣,不僅運用燈光、音效配合,還有全息投影,除了傳統出圖化石和其他文物展陳,還有許多仿真布景,魚蝦在水中嬉戲,鱷魚匍匐草叢,大大小小的恐龍漫步,這種感覺,真實立體,是過去所不曾有過的新體驗。生命如何起源,人類如何進化,看完展覽,心中不由明了。
二層為《洞穴家園》,主要以介紹柳州的史前文化為主。作為享譽世界的“巨猿故鄉”,柳州在早起人類演化史中具有重要地位,而且,伴隨人類文明的每一個進程,這里均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層累。從柳江人遺址、白蓮洞遺址、柳江兩岸蘭家村遺址、響水遺址等,共同演繹了柳州70000年——4000年以來史前文化的發展、演變過程。
這個展廳靠巨大屏幕演示,結合豐富的實物展示,還原度極高的雕塑,仿造洞穴,大量仿真樹木草叢和人物,再現了史前“柳州人”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真實場景——母親帶著孩子采摘成熟的果實,男人們拿著簡單的尖木棒,弓箭,石錘,捕獲兇猛的野豬。
生活在柳江之濱,水中也有豐富的食物,插魚,撈螺,遠古的柳州人這些特長,今天的柳州人依然保留著。這個展覽,會讓觀眾有極大的親切感,原來,柳州人的祖先,就是這樣生活的啊。
二層的東面為臨時展廳,在新館開張之際,柳州博聯下轄的59家博物館聯合在此展出各館精心設計的文創和主打特色產品,他們展現了豐富和多元的柳州文化,足以令外地觀眾耳目一新。
新開張的白蓮洞古人類遺址博物館新館,總體印象高大上,非常值得一看,開張當天,就吸引了大量附近的居民前來,即將到來國慶假期,帶孩子到那里去開開眼界是不錯的選擇。
網站簡介 | About BBRTV | 廣告服務 | 聯系我們 | 招聘信息 | 會員注冊 | 中文簡體 | English | ti?ng Vi?t Nam | ???????
廣西廣播電視臺 版權所有